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各类肝炎认知,促进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日子。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
在众多肝炎类型中,乙肝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我们再一次聚焦乙肝这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疾病,一起关注乙肝、了解乙肝、预防乙肝。
关于乙肝,你了解多少?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急性乙肝通常在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大多数会自行清除病毒并康复。然而,感染乙肝时的年龄越小,越容易转变成慢性乙肝,婴幼儿阶段的感染导致慢性肝炎的病例约为95%。慢性乙肝可能导致长期的肝脏损伤,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我国曾经是乙肝大国,根据199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2亿,即使到现在,我国仍有约7000万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000~3000万例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预防乙肝,切断传播路径是关键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因此,切断这些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预防乙肝。
01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医疗器具,尽量选择一次性器具或者经过严格消毒的重复使用器具。
02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修脚刀等容易接触到血液和体液的个人卫生用品。
03避免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04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孕期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婴儿出生后还应该尽早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传播。
预防乙肝
及早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政策,但除了新生儿,这几类人群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史不全、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婴幼儿、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成年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等。
根据我国《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意见,对于从未接种/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的成人,建议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剂20μg的乙肝疫苗。
让我们携手,共同关注乙肝。乙肝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避免感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乙肝预防,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