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 健康知识

    应对慢阻肺,防与治并行

    发布日期:2024-07-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旦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早期预防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控慢阻肺的重中之重。

    多种因素影响肺健康

    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病变,包括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泡异常(肺气肿),会产生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慢性呼吸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严重时可导致胸闷、喘息等。中国肺部健康研究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达13.7%,已经是和高血压、糖尿病并驾齐驱的常见慢性疾病。

    慢阻肺的发生有众多影响因素,其中,烟草暴露是引发慢阻肺的主要原因,包括吸烟与“二手烟”暴露史。此外,职业因素、家族遗传、营养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等也会引发慢阻肺。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首要任务

    预防大于治疗,防控慢阻肺就应规避高危因素,并定期检查肺功能。

    戒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高达50%的吸烟者将会发展为慢阻肺。因此,尽早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首要任务,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

    避开污染物。工作中可能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等的人群,应做好职业防护。此外,厨房油烟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建议长期接触油烟的人群提高警惕,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开窗通风,烹饪后也不要立刻关闭,以减少油烟吸入。

    增强免疫力。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存在职业粉尘或有害化学物质暴露风险的人,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

    治疗慢阻肺需长期管理

    临床上,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和降低死亡率,主

    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药物治疗。药物主要针对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和症状进行治疗,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础。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对抗气道炎症,阻断慢阻肺发病;支气管扩张剂可改善气流受限症状。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以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能够提高肺功能,恢复呼吸肌力量,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氧疗。除了用药治疗,有缺氧症状的慢阻肺患者还可以用家庭制氧机进行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需注意,慢阻肺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过程。国际慢阻肺权威指南强调,慢阻肺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诊。同时,患者家属也需要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方法,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照顾患者。

     



    

    【党建品牌】医心为民

    【医院宗旨】以患者为中心 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院愿景】争做行业典范 创建浙北名院

    【医院使命】关爱生命 促进健康

    【核心价值观】厚德 仁爱 精业 奉献

    【办院方针】清廉领院 质量建院 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

    咨询电话:

    0573-85827411(白天)

    0573-85827697(传达室)

    监督投诉电话:

    0573-85827643

    关注平湖第一人民医院,就是关注您自己,我们将用,一如既往的热情,视您的健康为责任!
    崇沿科学!我们一直在努力!

    Copyright@2010ph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三港路500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4035295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