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拿着报告来院咨询:医生幽门螺杆菌是什么?这个菌会不会传染?要不要治疗?这个病没事吧,我会不会得胃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高达7.68亿,成人感染率约50%,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强烈。患者体检意识增强,幽门螺杆菌发现率较前明显升高。
幽门螺杆菌(HP):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的菌,是一种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唯一能在胃里生活的细菌。
感染幽门螺杆(HP)后,它可寄生在黏膜组织中,进而刺激和损伤粘膜,引起多种肠胃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溃、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但并不是所有感染的人都会出现症状,同样也不是感染的人都会发展成胃癌,故发现此病无需惊慌,只需规律治疗、注意生活习惯即可。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有哪些表现
一,胃里反酸
幽门螺杆菌适宜在胃酸浓度高的环境中繁殖,胃酸越多其运动能力越强,能牢牢地与胃黏膜细胞连接在一起,导致各种胃病。
若出现反酸、烧心症状,这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
二、出现口臭
幽门螺杆菌会在牙齿上的牙菌斑生存,并产生碳化物。所散发的异味很难通过单纯的刷牙漱口解决,给工作生活造成了不便。
并且,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也会造成食物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胃脏堆积,从口腔中发出难为的味道。
三、经常有饱腹感
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病菌,在胃内寄生,会影响正常内脏的菌群,导致菌群失衡,就会经常出现饱腹感。
尤其是在吃饭后,即使指吃了一点点,但是总有一种饱胀的感觉,也会影响正常的食欲。
四、腹部不适
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后,可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腹部不适症状,如腹部疼痛等。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
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胃镜取病理组织行尿素酶试验、血液幽门螺杆菌抗体、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等。目前一般采用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因其只需空腹服用1粒胶囊,静坐一会,然后吹气,约半小时就可以得到结果,有简单、无创、方便快捷等优点(需注意呼气试验检查前2周内不服用拉唑类、替丁类药物,检查前1月内不服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出现假阴性)。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长年开展碳13及碳14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经口-口传播,共同进餐、亲密行为等方式可发生传染。所以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共同生活的所有人(14岁以上、75岁以下)均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感染则共同治疗。特别是有消化性溃疡病史、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淋巴瘤病史、胃癌家族史的家庭成员。
目前根据共识推荐,我国主要以铋剂四联作为经验性根除Hp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医嘱服药10-14天,并注意复查,目前此方法根除成功率在90%左右。但我国的Hp耐药率较高,可能出现初次治疗失败,失败后可经过权衡,选择一种个体化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较多,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咀嚼后喂饭给儿童、准备专用餐具、注意餐具消毒、避免聚餐、使用公筷、注意口腔卫生等。
消化内科 李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