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切不切?先看超声。
现如今,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认为甲状腺结节会发展成甲状腺癌,早切早放心。还有些人认为,甲状腺结节越大,恶变概率越高,大的应尽早切除。其实,甲状腺结节中恶性比例只有5%~15%。医生表示,不应以大小定良恶,而应根据超声检查而定。
若超声报告单上出现以下字眼则需当心:实性结节、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纵横比≥1。
若是无上述表现,且不痛不痒、无压迫等症状的结节,可考虑定期观察或辅以药物治疗;而若是存在上述表现或压迫到其他组织器官,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了,则可以考虑切除。
甲状腺癌切不切?应区别对待
甲状腺癌虽然被称为癌,但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发展缓慢,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高达97%,也因此被称为“惰性肿瘤”。一般原则上是考虑切的,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时医生也可能给出继续观察的建议,并非是一发现癌变就立马切除。
日本一位教授曾对1235名甲状腺肿瘤患者随访观察10年,只有8%的患者肿瘤长大或转移,进行了手术治疗。20年后,所有患者(包括手术患者)都没有因甲状腺癌而死亡。而贸然进行甲状腺手术,可能会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永久嘶哑局部血肿压迫等风险。
因此,甲状腺癌要不要切除还需看情况。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发展过程、转移途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异。
乳头状癌 一般30~45岁女性较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占80% ~ 90%。以淋巴转移为主,局限在甲状腺内,恶性程度较低,一般预后好。
滤泡状癌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高峰期在50岁左右,发病率约2%~10%。以血行转移为主,可侵犯甲状腺临近组织或者经血液远处转移,但肿物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中等,通过手术治疗、碘131治疗可治愈,预后较好。
以上两种恶性程度较低,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若肿瘤直径≤1.0cm、局限于腺体内无包膜外侵犯、超声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的可暂不手术,两年内每3个月行一次超声复查即可;若不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则需要及时手术。
髓样癌 中老年人发生比例较高,一半患者是家族遗传,发生率约1%~5%。容易经淋巴及血液转移,会产生降钙素,有低血钙的表现,还可以并发其它内分泌瘤,如肾上腺瘤、副甲状腺瘤等,中度恶性,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效果一般。
未分化型癌 占甲状腺癌发病的1.0%~7.5%。可能是原本已存在、观察多年的甲状腺结节突然局部肿大变性,从淋巴、血液转移,高度恶性,浸润广泛,放疗为主,难以手术,且存活率低,其5年生存率低于10%,是最严重的甲状腺癌类型。
因此,不管是甲状腺结节还是甲状腺癌,都不是一经检出就立刻切除,也不是说良性的就放任不管,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做全面检查并观察甲状腺的动态,定期复检,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干预或其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