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医院做胃部、腹部等检查的患者都会被医生告知:做检查需要空腹。那么,为什么做检查需要空腹?哪些项目不需要空腹?一起来看看吧~

看看上面这张片子,胃部,你能看出是什么吗?
这位患者来放射科检查,医生告知她这个检查需要空腹4小时以上,患者坚决不同意,各种谩骂,必须立刻查。
结果扫完就这个效果,能看出吃了好大一碗面,一个大胃占了半个肚子,里面塞满了面条。还能看出来患者根本没怎么嚼......医生各种无奈,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问题。
不少医生表示都有遇到过未遵医嘱进食检查的患者。有患者CT强化看胃部,同样要求空腹,结果患者早上喝了点粥,胃里很多高密度影,没办法只能第二天重做。
放射科有的检查是必须要空腹的,如果吃了东西,扫出来的影像就会像上面那样,根本无法辨别。这就是医生告诉你在检查前需要空腹的原因。
还有一些体检项目也需要空腹,是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避免食物、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如肝胆脾彩超需要禁食水4小时以上,主要防止胃内食物胀气对超声的干扰。
有些增强造影剂影像学检查最好也空腹,因为造影剂会有过敏引起呕吐的风险。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如果检查前不空腹,食物在胃内,整个胃粘膜根本不能显露清楚,检查就没有了意义。
抽血相关检查需要空腹是因为进食以后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对检查结果有影响。
需要全身麻醉的检查,有些检查者需要麻醉,这也是有空腹要求的,主要怕在麻醉状态下出现误吸,也就是消化道的食物误吸到呼吸道,导致气道不通或者感染。
哪些检查需要空腹?
首先看看你的检查里是否有「胃肠道造影」、「增强」、「腹部检查」这些关键字。
空腹血糖、肝功能、血脂以及生化等这些检查常常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因此在做这些检查的时候应该保持空腹。比如血糖,血糖受饮食的影响很大,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测三餐前、三餐后以及睡前血糖,如果是为了测量空腹血糖,那必须是空腹状态。还有肝功生化这些指标,饮食对其影响很大,因此为了保证准确性,这些检查是需要空腹的。
肝胆胰彩超须空腹,餐后胆囊会收缩,排除胆汁。胆囊缩小,囊壁皱缩在一起。这样诊断的胆囊炎会有假阳性。遮挡病变,甚至看不见胆囊。超声最怕气体干扰。饭后食道内的气体会遮挡部分肝脏、胰腺。甚至出现伪像。也就是说,你明明长了瘤子可能看不见,而你没有长,可能因为气体的折射看到类似占位的病变。
胃肠镜、喉镜、支气管镜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内镜检查,因为这些内镜不是需要直接观察胃肠道,就是有可能或直接刺激到消化道导致呕吐,再或者就是需要麻醉,有误吸的风险。
空腹要求有哪些?
胃肠道造影检查
要求:禁食8-12小时
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禁食,同时暂停内服药物。次日早上空腹到放射科接受检查。如不禁食,胃内容物可影响胃肠形态的观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
增强检查
要求:禁食3-4小时
不管是CT增强还是MRI增强,都需要空腹至少3-4小时,平扫检查则不需空腹(腹部检查除外)。
增强都需要注射造影剂,空腹是为了避免造影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导致呕吐等现象影响检查过程。
腹部检查
要求:禁食6-8小时
最特殊的是腹部的检查, CT腹部平扫无需空腹,CT增强则需要空腹,MRI(核磁共振)腹部无论平扫还是增强一律空腹,避免食物残渣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同时去检查前最好带上一定量的水(500ml—100ml),根据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上述科普只是为了告诉了大家为什么有的检查需要空腹,但是具体的检查还是需要听医生的嘱咐,因为有的检查不仅要求空腹,还会有时间、体位等条件的限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医生告诉你在检查前不能做什么,一定是有理由的,如果你觉得实在挺不住,一定要和医生做好沟通,千万别冒着风险去检查。
放射科 丁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