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 健康知识

    老年人谨防脾胃病

    发布日期:2014-01-27

        日本曾对47756位百岁寿星的高寿之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百岁寿星的共同特点是能吃能喝脾胃好。
        我国中医认为脾与胃位于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热,二者共主因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水液的传输,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中医学家称它为"后天之本“,由于脾与胃护存为用,共同主管人体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功能。故金元时期名医李东恒创立了脾胃学说,在《脾胃论中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他强调,脾胃内伤则气血生化乏源,故内不足以维持身心活动,外不足以抵御外邪侵袭,从而导致人百病丛生。
         凡是人的食物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停滞、腹胀、腹痛、纳少、腹泻、浮肿、内脏下垂,以及各种血液失统摄所致的各种出血,多是脾病所致;凡是胃脘痛、嗳气、呕吐、吐酸水、呃逆、恶心等,多是胃病所致。中医的脾病有四虚证: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脾虚气陷。中医的胃病有四症:胃阴不足、胃寒、胃火、食滞胃脘。临床发现,人特别是老年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至关重要。李栋恒说过:“善治病者,惟重调和脾胃。”《内经》也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里说的胃气就是胃的功能。医院在临床发现,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肠功能紊乱、各型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癌、肠癌、贫血、重症肌无力、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还有月经过多等病症都属于中医的脾胃范畴之中。所以,人特别是老年人在生活中应特别注意益胃养脾和防止脾胃病。
        老年人预防脾胃病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平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益胃养脾、补中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糯米、薏米、红小豆、牛肚、猪肚、栗子、扁豆、红枣、红薯、熟菱角、山楂、麦芽粉、生姜、香菜、煮莲子、花生、山药、大萝卜、桂圆、猪脾等;少食酸辣,戒烟,少喝辣酒,饮食不过冷过热,食物宜新鲜卫生,不暴饮暴食;要戒生气发怒,戒忧愁悲伤,多参加文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开朗;要牢记《素问 上古天真论》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教导。
        此外,人一旦发生脾气虚弱,可出现唇舌淡白、萎黄、饮食乏味、味觉退化、脘腹不适或胀满、胀痛、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舌淡、脉缓弱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准医嘱选用四君子丸(汤)、六君子丸(汤)、健脾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丸)、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丸等服用,以益气补脾。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党建品牌】医心为民

    【医院宗旨】以患者为中心 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院愿景】争做行业典范 创建浙北名院

    【医院使命】关爱生命 促进健康

    【核心价值观】厚德 仁爱 精业 奉献

    【办院方针】清廉领院 质量建院 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

    咨询电话:

    0573-85827411(白天)

    0573-85827697(传达室)

    监督投诉电话:

    0573-85827643

    关注平湖第一人民医院,就是关注您自己,我们将用,一如既往的热情,视您的健康为责任!
    崇沿科学!我们一直在努力!

    Copyright@2010ph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三港路500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4035295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