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小李(化名)是在校大学生,从小吃多了就容易腹胀,动不动就拉肚子,1米7几的个子体重110斤都没到,花样年华的小伙子总是容易疲劳。小李辗转过多家医院,查过血,做过B超,检查了胃肠镜,可始终没发现异常,各种治疗也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半年前,小李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医生建议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由于肠镜只能探及结肠和直肠,深入不到小肠,长期反复的腹泻需要明确小肠是否存在病变。果然,小李的胶囊内镜检查提示小肠溃疡,结合系列检查后最终确诊:克罗恩病。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IBD。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可有腹痛、腹胀、呕吐、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痛、肛瘘、反复肠梗阻等症状,表现千变万化,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常常经历较多的时间。IBD目前病因不明,具有不可治愈、终身复发性、致残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被成为“绿色癌症”。IBD的治疗需要针对性用药,普通胃肠道药物无法控制病情发展。
在找到病因后,小李的治疗非常顺利,半年来他的腹胀逐渐消失,肚子也不拉了,体重增涨了十多斤,整个人看着精神多了。
同样,28岁的文员小张(化名)也总是肚子痛,解出大便还带有粘液和脓血,办公室上班的她还因为频繁地跑厕所而影响工作,不仅痛苦又尴尬。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熬一熬就过去了,可挺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好。于是,她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肠镜等检查,小张最终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个多月的综合诊疗后,小张的症状基本缓解,不仅大便恢复了正常,社交也完全正常了。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朱红萍副主任医师介绍说:“IBD多年轻起病,有些儿童时期就已发病。初期症状可不典型,常以腹痛、腹泻、腹胀居多,患者吃点益生菌、消炎药等药物,症状也会好转,但疾病并未控制。我们接诊过很多类似的患者,由于早期症状患者未加重视,发展至后期治疗就比较棘手。克罗恩病的炎症可穿透肠壁,形成肠瘘、周围脏器瘘或者发展为难治性肠梗阻,此时常常需要手术。而溃疡性结肠炎不加以控制可引起肠道大量便血、全身炎症反应等。炎症性肠病长期不治疗,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升高。”
我院已开展IBD的诊治工作多年,拥有专门的IBD医生团队。IBD的诊断通常需要小肠检查,平湖一院是目前平湖地区唯一开展胶囊内镜(吃一颗内置摄像头的胶囊,就可以检查全小肠)检查的医院,同时,医院也配备有国内外指南推荐IBD诊疗的绝大多数药物。
消化内科主任李小兵表示,为有效缩短本地区IBD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医院计划开设IBD专病门诊,解决平湖地区炎症性肠病患者看病难的局面,通过专门炎症性肠病专家,专病专治,长期随访跟踪,规范管理,系统化治疗,为百姓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