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小明早晨起床跟妈妈说嗓子痛,想到最近幼儿园里有不少小朋友出现了高烧的症状,妈妈有点担心。不出意料,小明妈妈在当天中午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请她来接发烧的小明。当妈妈接到小明的时候,发现小明的眼睛通红通红的,烧得也很厉害,测了体温高达40℃,并有寒战、恶心呕吐,妈妈赶紧抱着小明来到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小明的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感染相关的炎症指标均明显增高,同时,小明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提示:腺病毒(阳性)。
面对无特效药、无疫苗预防、专爱小孩的超强传染性病毒!家长们也不要害怕,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个有着60多种血清型的病毒“大家庭”,在婴幼儿中,5%-10%的发热性疾病是由于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腺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导致发热性的呼吸系统感染、眼结膜热、角膜结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胃肠炎症等。
腺病毒感染也分轻症和重症。我们先来讲一下轻症的症状和处理办法:
一般症状较轻时,会和感冒有些相似。
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咽炎等,一般持续7~10天;
消化系统感染会出现:水样便腹泻,还可能同时出现呕吐,一般持续7~12天;
可同时有结膜炎等症状(红眼)。
出现类似的症状时,我们需要做到对症护理!
1、用药
不要把抗生素当救命稻草!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管用,对病毒是无效的!
如果检查不全面,很难将腺病毒感染早期与其他类似疾病相区分。
所以对于轻症的处理,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同时警惕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必要时及时就诊。
2、饮食
不要吃刺激性的、炸货、休闲食品,会对病情雪上加霜!
多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鼓励孩子多喝水,减少继发感染。
3、勤洗手、消毒,多休息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来说,腺病毒的感染较轻通常可自愈,也很少留有后遗症。
但年龄小,免疫低下、缺乏相应的腺病毒保护性抗体的娃(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一旦感染更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死亡!
除了这些症状,腺病毒还可能造成比如:胃肠炎、泌尿系感染,以及结膜炎等多种疾病。这些就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了,家长需要更加警惕!
重症最典型的就是腺病毒肺炎。也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严重可致命。
在腺病毒肺炎患者中,6 岁以内的孩子占 9 成,其中一半为 2 岁以内的婴幼儿。所以,尤其要关注 6 个月到 2 岁之间的宝宝!
除了轻度的症状外,当孩子出现下面这些表现时,别等了,抓紧就医!
1. 3月以下的婴儿出现38℃以上的发热。
2. 3-6月龄的婴儿发热超过38.9℃,或体温不超过38.9℃,但异常烦躁、萎靡或看起来很不舒服。
3. 6月龄到2岁的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9°C,且超过24小时没有退烧。
4. 年龄较长的儿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没有好转趋势。
5. 精神状态异常或出现抽搐(惊厥)。
6. 持续呕吐,或拒绝摄入任何液体,超过6小时没有小便。
7. 出皮疹。
8. 有耳痛、腹痛、头痛等不舒适的情况。
9.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绝大部分的腺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的过程,一般来说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退热、保证液体入量、鼓励宝宝休息。
建议就诊科室:儿科呼吸内科、传染科。
孩子遭罪,全家也都跟着煎熬,那日常防护一定要做好。
在此之前,你必须知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①飞沫传播
②粪——口传播
③接触污染物传播
知道这些,家长们的预防工作就不会太难做。
其实很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这 6 件小事: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洗手。也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进行杀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对于腺病毒的杀灭效果不佳。
2.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
3.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及其他个人用品。
4.不要带 2 岁以下的儿童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
5.饮食清淡、睡眠充足、多饮水、注意锻炼身体。
6.如果怀疑身边有人感染“腺病毒”,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