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规范基层医院诊疗服务水平,提升临床医师技能,促进癌痛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于 2023 年启动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我院有幸在该项目浙江省基地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冯智英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成为首批培育单位。为了贯彻落实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3月29日我院对接基地医院召开“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帮扶巡讲活动。会议由疼痛科主任周岱鹏主持。
我院副院长于小华讲话并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本次巡讲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希望医院疼痛科、肿瘤科等临床相关科室、护理和药事的相关人员积极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癌痛的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不光是对医生、医院的提升,对于病人及家庭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造福更多癌痛患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委、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基地负责人冯智英教授带来的《PMT项目介绍及评审标准解读》和《综合医院疼痛综合管理试点--急、慢性疼痛管理》,分别就PMT项目介绍、评审条件、分诊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疼痛综合管理试点方案主要内容 ,重视疼痛的评估,加强分层阶梯管理,工作目标,阿片类药物的规范化治疗等进行了讲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组长卞丽芳教授的《成人癌性疼痛护理团体标准解读》,对癌痛护理团标使用范围、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评估、护理的给药指导与不良反应的干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讲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药事管理科副主任饶跃峰教授在线讲解了《阿片类药物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对阿片类发展史,分类、特点,三阶梯治疗用药等,尤其是对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滥用 ”提出更高的要求。
嘉兴一院疼痛科副主任费勇副教授的《癌痛个体化精准治疗新进展》,对晚期癌痛规范化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第四阶梯”个体化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神经阻滞、神经毁损、射频、PCIA、鞘内吗啡泵、放射疗法、椎体成形、射频消融等技术。
最后,我院医务科长李向晖做了发言,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医院在疼痛科、肿瘤科、临床、护理、药剂等科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接下来医务科作为医院组织协调部门将联动医院癌痛小组贯彻落实该项目的各项评审细则,进一步规范医院癌痛全程管理的精准能力,提升临床医师的技能和水平。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 60%~80%,其中 1/3 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的三阶梯治疗可以使大部分癌痛患者得到有效缓解,但仍有病人需要疼痛科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癌痛的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不仅仅是对医生、医院的提升,对于病人及家庭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造福更多当地的癌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