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位年逾九旬的老太,先后因突发下肢疼痛来到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两位老人下肢缺血症状均较重,远端肢体苍白冰冷,并出现小片暗红色花斑呈坏死表现。血管外科接诊后根据病情判断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由于两位老人都有房颤病史,且都未进行规范治疗,故而考虑下肢动脉栓塞应为房颤血栓脱落导致,须尽快解决动脉堵塞的情况。
经急诊下肢动脉CTA(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明确,若此时不开通堵塞血管,则下肢持续缺血可造成患肢的坏死,最终可能会面临截肢。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对两位老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介入取栓。一位老人进行了切开取栓,取出约5cm长血栓,结合球囊扩张治疗后,造影可见小腿三分支显影良好,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另一位老人CTA可见下肢动脉钙化较重,且小腿远端动脉亦有栓塞,则予置入溶栓导管行溶栓治疗。其效果良好,下肢皮温慢慢恢复,花斑褪去,足背动脉可及。术后,两位老人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诊,大部分是由于房颤导致的心脏血栓脱落,随后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管,使血流不能供应远端组织,从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症状为疼痛、苍白、无脉、麻痹、感觉异常,多为单侧下肢发病,此类病人如果不尽快开通栓塞血管,将导致肢体不可逆的缺血坏死。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时间越短,取栓效果越好,可以明显的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指导下可以精确取栓,明确有无远端栓子脱落情况。
由于动脉栓塞发病急、危害大,通常需要急诊手术。近年来,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与介入中心通力合作,开通绿色通道,针对此类病人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包括介入下的机械吸栓,导管溶栓,切开取栓,均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