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指由于面神经麻痹导致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面部肌肉或左或右一侧瘫痪,以突发面部麻木,病侧面部肌肉松弛、纵缓不收、口眼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脸部最基本的闭眼、抬眉、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劳作过度,导致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热 或风寒乘虚侵入中面部经络,以至患者经筋功能失调,气血痹阻,筋 肉失于约束。目前临床上常用祖国传统医学作为面瘫的治疗方法,其中又以针灸最为常用。
平湖一院针灸科对面瘫治疗有着独特的方法,在针灸的同时,辅以中药穴位贴敷。疗效显著,能较快促进患侧面神经水肿吸收,减少压迫,改善局部血流循环。
这是将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与传统的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除发挥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外,还有经络腧穴的独特作用。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当药物经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和利用的同时,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同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用药或 针灸所不能达到的疗效。
从西医角度上看,穴位贴敷通过贴敷药物的压力、化学、温度等干预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并实现 对人体的调节效应,因此中药的药理效应主要还是通过穴位和经络发挥,且均和经络低流阻通道的干预有关。药物经穿透到穴位后,可沿循经低流阻通道传导,间接作用于经络和脏腑,发挥双向调节效应。此外,经络穴位具有储存性和外敏性、对药物干预的放大性和整体调节性等,通过药物渗透入穴位,避免了药物在消化道吸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将药物的理化刺激直接干预于多功能、多层次的经络系统, 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发挥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