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本该是普通的一天,但一场突如而来的新冠疫情,让城市进入停摆,随之而来是医院抗疫集结号的吹响。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作为嘉兴市青年文明号,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战疫青年突击队,共有队员35人,其中党员5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青年突击队共有四部 2022年3月13日,本该是普通的一天,但一场突如而来的新冠疫情,让城市进入停摆,随之而来是医院抗疫集结号的吹响。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作为嘉兴市青年文明号,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战疫青年突击队,共有队员35人,其中党员5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青年突击队共有四部分组成,包括核酸采样小队、酒店隔离小队、隔离病房小队、科室留守医疗小队。
核酸采样小队
疫情发生后,为配合全市核酸采集工作,核酸采样小队承担了最重的任务,也是四个小分队人数最多的一个。采样工作常要求早晨5、6点到岗,对于非市区的地点,则需要大巴前往,这就需要队员们提前2小时左右完成集合和物质领取。大家为了节约时间,都选择了医院留守,在床位不足的情况,只能把汽车车厢、地铺作为自己的休息场所。成员毕晓凤、曹宁2位同志更是加入了医院特别采样小分队,负责封控区的采样工作,经常是半夜出动,天亮返程,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采样全靠步行,有时一天任务下来,经常是浑身湿透,精疲力竭。
毕晓凤作为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的关键时期不怕困难、冲锋在前,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曹宁作为一名00后、共青团员,科室最小的抗疫成员,完美的诠释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体现了青年团员的担当。疫情出现以来,核酸采样小队共出动采样125人次,累计采集核酸样本近72000例。
隔离酒店小队
随着疫情防控的进一步加强,政府倡导新冠确诊患者的交集者应隔尽隔,除了原有的隔离酒店,又重新准备了好几个隔离地点。18号晚临时成立的隔离酒店小队的张芳、金烁捷就接到了电话。接到上级指令后,张芳、金烁捷拎起行李立马奔赴隔离酒店,进行前期的准备。在隔离酒店连轴转的24小时中,张芳她们用听从指挥,妥善安排防疫物资,等待着隔离人员的到来。作为ICU的骨干力量张芳有着援鄂的丰富经验,在疫情起始她就积极参与,不分昼夜的超负荷工作。
整个隔离酒店也就3名医护人员,每天7时开始为隔离人员进行采样,采好核酸只能稍作休息,就得起来继续工作。隔离人员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当小朋友哭闹时,张芳还自掏腰包去买了玩具和零食安慰在隔离中的小朋友。金烁捷作为隔离酒店医生任务繁重,除了采样任务还要兼顾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耐心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空余时间,她还会给群里的小伙伴们讲当初武汉抗疫的故事。
为了节省物资,穿上防护服经常一工作就10多个小时,每次脱下衣服,头发像洗过一样,在这期间不吃饭,不喝水,常常过了饭点才能吃上一口冷掉的饭菜。面对疫情,她们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岗位上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隔离酒店的工作繁忙而辛苦,但她们任劳任怨,把坚守岗位深刻于心,付诸于行动。
隔离病房小队
新冠疫情期间,根据防控要求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并对平湖市主城区和乡镇的往来进行交通管制,车辆必须“凭证通行”。这些都给慢病患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慢性肾衰患者,一般需要每周进行三次的血液透析。但新冠肺炎作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普通血透病房感染防控难以达到要求,这时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就成了隔离病房患者的唯一选择。该技术作为重症医学科十大核心技术之一,只能有具有技术操作资质的医护才能开展,这时这个重任就落到了隔离病房小分队的肩上。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小队由ICU护师长盛菊萍的带领下,多次进入隔离病房,先后为三位开放性肺结核、红码、密接患者进行治疗。在隔离区工作需要严密的防护,而防护服通气性很差,一个班下来,大家的衣服大都湿透了。即使如此,这支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提出退出,大家各自进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守护着每个患者。
科室留守小队
作为平湖市域内最大的重症监护病房,承担着全市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疫情期间危重病患者并没有减少,相反科室几乎天天满负荷运转,床位使用率基本维持在100%。医疗工作需要常规开展,医疗质量仍需要保证,这就需要科室付出更多的责任与汗水。钟林作为青年文明号的号长,除参加采样工作外,也更多的承担了科室医疗的工作,夜班--白班--夜班--白班,这已是非常时期的工作常态。
当然疫情的到来,管控措施的加强,许多患者家属甚至无法达到医院,这也给危重患者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很多老年患者,在拔管后出现了谵妄,不配合治疗等。我们的青年队员就使用自己的手机,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去帮忙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劝解患者配合治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ICU这支年轻却又经验丰富的队伍将秉持着对患者“不抛弃,不放弃”的宗旨,保持着年轻的朝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