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火遍大江南北,持续领跑各大影院票房,全篇通过五个作品,在渲染人们完满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建设的歌颂,让观众们笑着笑着就流泪了。
其中第一部《北京好人》通过张北京陪表舅北京看病,在幽默中表现了亲人之间所带来的那种乡情以及城乡医保带来的民生改变。影片结束时,张北京和表舅直奔老家村委会咨询办理异地医保,那异地医保怎么办小伙伴们都有了解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捋一捋
跨省异地就医程序怎么走
一步也不能少!
第一步先备案,先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第二步选定点,选择就医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第三步持卡就医,一定要带上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就医。
已经办好住院的转院备案手续的患者,门诊就医就不再需要再次备案了。
异地就医政策
政策很简单,三句话十五个字。
(1)就医地目录。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2)参保地待遇。执行参保地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3)就医地管理。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审核等。
获得异地就医的有关信息请记住一个实用而功能强大的网址http://si.12333.gov.cn。这是全国医保联网的信息查询系统,有五大功能板块: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参保人登记备案情况查询、异地就医经办机构查询、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查询、统筹区开通信息查询。
已经在参保地完成备案的人员,可以在网站上注册,完成实名验证后,即可在线查询本人备案登记和异地就医结算信息。
异地就医受益人群
主要有四类:
一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迁入户籍的人员。
二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的人员。
三是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
还有第四点是持卡人必须注意的!
因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是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患者才可以办理异地转诊。
跨省异地就医好处有哪些?
过去:报销周期长,垫付压力大,个人负担重,往返奔波累。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自己先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
现在:省心、省时、省力!只需支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医保支付费用,由医保与医院直接结算。
全国建立了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机制,职工医保、城镇(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都可以享受医保住院刷卡直接结算。长三角地区建立了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机制,平湖市与上海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可享受普通门诊刷卡直接结算。
最后还要说一点,要是在异地急诊或者抢救,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可以按照参保地相关医保政策报销的。
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如果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可以选择拿单据回参保地手动报销。
需要注意的是:除当次的医疗收费票据外,就医者还要记得向医疗机构索取急诊相关证明、费用明细等报销所需的材料。如果票据丢失,要按照参保地相关政策办理遗失票据补办手续,才可以正常获得报销。具体需要的材料和报销流程各地可能有所区别,还需要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哦!
供 稿 医保办 郭朔梅
编 辑 高 洁
审 核 刘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