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陆女士到外一科进行术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良好,“真的十分感谢毛晓红主任切除了困扰我多年的血管瘤啊。”事情要追溯到上个月11日,外一科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姜小清教授团队合作,再攀技术高峰,成功完成高难度全腹腔镜肝脏右后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术,实现了肝脏疾病微创手术治疗的新突破。
腹腔镜手术因其创口小、恢复快,可减少手术部位粘连,预防术后并发症等优势,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对肝脏解剖的深入认识以及肝脏CTA、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在微创外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肝脏手术已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区。但目前肝脏右后叶切除在肝胆胰腺外科领域仍然属于难度比较大的手术,其位置深、显露难、入肝及出肝血流复杂且血管变异较大,所以对医生专业技术要求极高。而腹腔镜下肝脏右后叶切除,在术中难以应用开腹手术的切肝技术,如用手灵活地压迫肝断面止血、缝合止血等,容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其技术难度更是远大于开放式手术,目前国内外报道手术量较少。
陆女士虽然发现右肝后叶巨大血管瘤多年,但因无明显自觉症状,故而一直拒绝手术,现血管瘤直径已达到8cm,如不切除,继续增大或破裂出血等情况都会危急生命。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创伤,外一科主任毛晓红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会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冯飞灵教授,详细询问病史及阅读影像资料后,认为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11月11日,两院联手,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通力协作,凭借先进的腔镜设备和手术技巧,运用腔镜下肝门阻断入肝血流等技术手段,克服了病人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历时130分钟,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例腹腔镜下肝右后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手术,通过5个手术小孔,帮助患者切除了困扰多年的肝脏血管瘤。术后第二天陆女士即下床活动,术后第9天出院,复查良好。
我院肝胆胰外科是平湖市重点学科,技术设备先进。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与沪接轨”工作取得了又一实质性推进,也标志着我院肝胆胰外科在肝脏微创手术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毛晓红主任提醒广大市民,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一般说来,如果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最好采用微创手术方法。
外一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