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文献显示,在对癌症患者的调查中,80%患者最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疼痛,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2月4日,我院疼痛科为一位胰腺癌伴肝转移的患者施行了鞘内埋藏式吗啡泵的植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项技术具有用药剂量小,创伤小,病人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果显著等优点,填补了该项技术在平湖地区的空白。
肿瘤/血液科1月底收治了一位因“确诊胰腺癌伴肝转移3月余,腹痛1月余”就诊的患者。该患者入院后疼痛剧烈,住院几天晚上都因疼痛严重影响睡眠。医生除了对症支持治疗外,还给予大剂量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并且每天肌注大剂量的吗啡缓解疼痛,镇痛效果不甚理想,且副作用明显。经疼痛科王灿经副主任医师会诊后,考虑到神经阻滞的风险,与家属商量后决定实施鞘内埋藏式吗啡泵植入术治疗。2月4日,经过近1小时的手术治疗后,患者当时疼痛就已经基本消失,回病房后夜间睡眠也不受影响,精神状态良好,患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目前已经停止肌注吗啡及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
鞘内埋藏式吗啡泵植入术是将一种特制的导管放植于蛛网膜下腔相应部位,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与输注泵相连,通过泵的电脑输注系统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同剂量的吗啡等其他药物经导管持续,缓慢,均匀的输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中,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内啡肽受体,微量吗啡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其用量相当于口服用量的1/300,减少了吗啡的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在使用鞘内吗啡泵镇痛治疗间歇期,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甚至可以洗澡,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鞘内埋藏式吗啡泵植入术是国内外疼痛领域领先技术,除适用于癌症患者的镇痛治疗外,还可以用于背部手术后顽固性疼痛,骨质疏松症,复杂性局照性疼痛综合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手术室 朱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