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所致的疼痛可以给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负担〔1〕。新型微创介入技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外科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达到重塑正常椎体生物力线, 增强椎体强度和减轻疼痛的目的〔1〕。本院自2007年起开展这一术式。围手术期采用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了缓解,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对12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本组12 例,男3例,女9例,年龄51~68 岁,平均59 岁;发生部位L1 8例, L2 4例。伤后均因背部胸腰段疼痛、不能行走及直立而就诊。病程为2~65d ,X线检查显示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变,胸腰段后凸畸形15~48°。CT 及MRI 确认伤椎后壁无损伤,脊髓无压迫,为单纯压缩骨折。
1.2 手术方法
患者予局麻,取俯卧位,腹部悬空。采用国产山东冠龙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套及特制球囊。在“C”型臂X 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进入伤椎,在导针引导下将空心钻钻入伤椎,建立工作通道,将特制高压球囊经工作通道送入伤椎松质骨内(椎体前1/ 3) ,通过球囊充气膨胀,使压缩的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含钡低黏度骨水泥在较低压力下通过套管注入所形成的空腔中,手术持续约60~80min,出血量可忽略不计。
2 结果
12 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其中10 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2例手术后主诉坐位时腰背部有酸胀感,其它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术后后凸矫正12~30°(平均16°),住院时间10~32d (平均14d) 。随访4~12 个月,12 例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及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椎体成形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缺乏了解,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和害怕心理,担心会导致瘫痪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又对手术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早日解除疼痛。针对患者的特殊心态,责任护士通过图片及X 线片耐心向患者讲述该手术的基本过程,介绍该技术的优点、疗效、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请已做过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讲解术中感受、术后效果,帮助患者及家属直观、全面地认识该技术。本组12 例患者均愉快地接受了手术。
3.1.2 体位训练 椎体成形术的手术体位要求患者俯卧位,而本组的患者均为老年人。考虑到高龄患者耐受俯卧体位的能力,俯卧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2 ] 。术前均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俯卧位耐受练习及测定俯卧位耐受时间。本组12例患者均在俯卧位下顺利完成手术。
3.2 术后护理
3.2.1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6~8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2.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2.2.1 发热和疼痛 骨水泥聚合产热会引起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和疼痛[ 3 ] ,一般注射数小时内可发生一过性疼痛或发热,术后常规给予解热镇痛药,一般服解热镇痛药2~4 天后症状明显缓解。本组2 例患者术后6~10天仍诉腰背部酸胀不适,给予安慰解释,局部理疗及口服镇痛药后缓解。1 例患者发热,体温37.6~38.5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后,体温恢复正常。
3.2.2.2 脊髓、神经根受压 术中骨水泥注入椎体时,会引起对脊髓、神经根压迫[4 ] ,常见的渗漏部位有椎管内硬膜外、神经根管、椎旁软组织、相邻椎间盘内和椎旁静脉丛等[5 ]。若灌注剂经椎基底孔渗漏,神经症状可以是一过性的,有局部炎症所致,也可由直接压迫引起,有时需急诊手术减压。故术后6h应q1h检查患者双下肢的感觉、运动、血循环情况。多询问患者胸腰部疼痛、大小便情况,若患者出现疼痛加剧、双下肢麻木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12 例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
3.2.2.3 穿刺部位感染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并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本组患者无1 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
3.3 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24 h 可行直腿抬高锻炼,以减少神经根黏连;术后3 d 当疼痛减轻或基本消失后在床上行腰背肌锻炼,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双手置于腰部互相握住,头后伸,胸部抬起使之离床,每天3~4 次,每次活动时间可适当增加,以不感到疲劳为宜;1 周后可开始站立行腰背肌锻炼,但避免作腰部前曲活动。
3.4 出院指导 嘱患者纠正不良生活姿势,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骨质疏松的保健知识及用药常识;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坚持腰背肌锻炼,避免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3月内避免弯腰抬重物和负重,同时应定时进行复查;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户外活动,促进钙吸收,是预防机体和组织老化的有效方法; 加强营养、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早日康复同样重要。
4 小结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创伤小,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椎体强度与稳定性,短期内缓解疼痛,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是短期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很有效可行的方法,且疗效持久、安全性高。通过对12 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认为: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患者慢性背痛、失眠、活动减少、意志消沉、甚至生活难以自理〔3〕;患者手术治疗的欲望强烈,护理中要考虑到高龄患者耐受俯卧体位的能力,俯卧位对心肺功能的影响〔2〕,根据患者术前俯卧位的耐受性及患者的要求,充分考虑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本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严格在C 型臂的透视下进行,所有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确保了患者的顺利康复;可见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teven RG, Hansen AY,Mark AR. New technologies in spine: Kyphoplasty and ve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J]. Spine ,2001 ,26(14) :1511~1515.
[2] 罗仕兰,何明菊.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3):187~188.
[3] 邹德威,马花松.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2003 ,23 (5):257~261.
[4] Gaifin SR ,Yuan H,Lieberman I,et al. Earli results of 300kyphoplasties for the treat ment of painful vertebral boby compression fracture[C]. In 68th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Francisco,California ,2001. 637~638.
[5] 王扬生,王福生,谢祖宏,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13(4):269~271
王 国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