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期:18岁前
防运动损伤
在18岁之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
生长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迅速,代谢产物易在膝关节处堆积,夜间膝关节附近或小腿前侧常出现疼痛,这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疼痛,度过生长周期就会自动好转。应注意休息,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可缓解疼痛。生长痛多是断断续续的,若持续疼痛要及时就医,警惕骨肿瘤、白血病、青少年关节炎等疾病。
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适量运动的初衷是帮助人体维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促进骨骼肌肉系统的良好发育。因此,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应保持适量,并做好热身运动, 避免过度地跑、跳、蹲,防止运动损伤。另外,合理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益于骨骼发育。
黄金期:18~30岁
避免过度运动
到了青壮年,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迎来它的黄金期,许多年轻人运动起来可以说不知疲倦,往往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够。这个年龄段容易出现下面的问题:
“跑步膝” 跑步方式不当易引起一些膝关节的问题,俗称“跑步膝”,典型症状是膝盖附近疼痛,长时间保持膝盖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小坡路时疼痛更明显。预防“跑步膝”,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塑胶跑道,穿舒适的跑鞋,尽量减少膝盖在跑步中的撞击和磨损;跑步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提高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肌肉力量紊乱而形成的额外损伤;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可佩戴护膝。
针对当下的“运动热”需要提醒大家,黄金期的膝盖虽然自我修复能力强,运动能力最强盛,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但切不可盲目自信地过度运动,逞一时之快,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脆弱期: 30~45 岁
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30~45岁,膝关节的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出现膝关节酸痛的频率增加,膝盖遭遇脆弱期。关节软骨是包绕在骨头外面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脆骨”,能够降低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力,从而让膝关节的运动更有效率。软骨的磨损不仅会破坏软骨表面,从而影响膝关节的活动,磨损下来的碎屑还会对膝关节周围的结构造成刺激,随着人体的代谢机能下降,对这些磨损碎屑的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因此,随着脆弱期的来临,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让膝关节达到一个新的功能平衡。
这个时期膝关节容易出现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为地改变,更容易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造成损伤。在这个时期,膝关节保健的重点是要避免爆发性强、动作幅度大且频率过高的运动,同时要重视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退化期:45岁以上
减轻膝关节负担
这个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也开始下降,随着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磨损下来的碎屑无法完全吸收,逐渐存积在膝关节里,形成一个个小球状的“游离体”,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化。在这个时期,膝关节宛如进人一个持续退化的“生态环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例如滑膜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针对膝关节退化期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1.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2.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降低膝关节的磨损程度;3..减少骑车、爬山、爬楼等磨损膝关节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膝关节的运动,如直腿抬高、侧抬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