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
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约8.6%,累计约1亿人罹患慢阻肺,其中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2015年全球约有3.84亿患者,其中320万人因慢阻肺死亡。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隐匿,但病情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晨起轻微咳嗽或爬楼梯时气喘,容易被误认为是衰老或缺乏锻炼。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日常活动(如穿衣、走路)都可能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体重下降或口唇发紫,需高度警惕。
危险因素:这些习惯正在伤害你的肺
1.吸烟:约90%的慢阻肺与吸烟相关,包括二手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肺泡和气道结构,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
2.环境污染:长期暴露于雾霾、粉尘(如矿工、纺织工人)或厨房油烟,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基因缺陷可能引发早发型慢阻肺。
诊断与治疗:早发现是关键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吹气测试即可评估气流受限程度。治疗需多管齐下:
1.戒烟:立即戒烟可延缓肺功能下降,是治疗的核心。
2.药物: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需遵医嘱长期使用。
3.康复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能改善通气,有氧运动可提升耐力。
4.氧疗:重症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
预防:给肺部多一层保护
1.远离烟草:戒烟永远不晚,电子烟同样有害。
2.做好防护:职业暴露者需佩戴防尘口罩,雾霾天减少外出。
3.接种疫苗:每年注射流感疫苗,65岁以上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4.定期筛查:吸烟者、长期咳嗽人群应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虽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关注肺部健康,从今天开始戒烟、加强锻炼、改善生活环境。若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守护每一次呼吸,让生命自由舒展!
小贴士
自测小工具——如果6分钟内步行距离<350米,或爬2层楼需中途休息,建议尽快就医检查肺功能。
03得了慢阻肺如何获得健康服务?
管理依据
根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将对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的慢阻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内容
1.建立健康档案:对辖区内已有健康档案的患者增加慢阻肺随访服务相关内容;尚未建档者新建健康档案并记录慢阻肺随访服务内容。
2.首次随访:对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进行首次随访,通过门诊或入户的形式,随访内容包括吸烟史、用药情况、肺功能情况。
3.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对确诊患者自2025年起,每年至少提供4次(每季度1次)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用药情况和是否有急性加重等情况。
4.健康检查:对确诊患者每年提供一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₂、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提供一次肺功能检测。
分类随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