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知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 健康知识

    【2025年卫生健康宣传日】世界孤独症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01

    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中国精协公布了今年的宣传主题口号:“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这一主题不仅彰显了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深切关注,更预示着我们将共同努力,从“救助”转向“赋能”,

    全面推进孤独症人士的成长与发展。

    认识孤独症:揭开“星星孩子”的神秘面纱

    孤独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起病于3岁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心理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核心表现:
      社交障碍:缺乏眼神交流,难以建立情感联系,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语句、人称代词混淆)。
      行为特征:对特定事物异常执着,兴趣狭窄且特殊,抗拒环境变化,可能出现摇手、转圈、撞头等刻板重复动作。

    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证实与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相关,与父母教育方式无关。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改善症状,部分患者可通过长期训练实现生活自理甚至就业。

    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在公共场合应当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

    作为陌生人,看到孤独症儿童时,根据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他们主动和你打招呼,我们可以点头微笑做出回应。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忽视,不要给家长乱出主意,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包容和接受。

    关爱行动:政策为基,以爱筑桥

    2024年7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为孤独症群体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1. 消除偏见:倡导科学认知,用理解替代歧视,营造包容社会环境。

    2. 平等赋能:保障教育、就业权利,推动融合教育落地,开发适配岗位。

    3. 专业支持:优化康复资源分配,规范服务标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4. 长效守护:完善大龄托养、社区支持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关怀。

    早发现早干预:抓住黄金康复期

    中华医学会提出“五不”早期识别法,家长需警惕以下行为:

    1. 不看/少看:缺乏对视,回避社交注视。

    2. 不应/少应:对名字无反应,不关注他人指示。

    3. 不指/少指:无法用手势表达需求。

    4. 不语/少语:语言发育迟缓或终生无语言。

    5. 不当行为:重复排列物品、感知觉异常(如对声音敏感)。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行为中的一条或几条,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评估,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点亮星空,与爱同行

    孤独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因为疾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与社交技能,甚至会因怪异的举止受到歧视。每个“星星的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同情,更是尊重、机会与陪伴。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携手践行关爱行动,用政策护航成长,用理解消融隔阂,用行动传递温暖。愿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包容的夜空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党建品牌】医心为民

    【医院宗旨】以患者为中心 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院愿景】争做行业典范 创建浙北名院

    【医院使命】关爱生命 促进健康

    【核心价值观】厚德 仁爱 精业 奉献

    【办院方针】清廉领院 质量建院 科技兴院 人才强院

    咨询电话:

    0573-85827411(白天)

    0573-85827697(传达室)

    监督投诉电话:

    0573-85827643

    关注平湖第一人民医院,就是关注您自己,我们将用,一如既往的热情,视您的健康为责任!
    崇沿科学!我们一直在努力!

    Copyright@2010ph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三港路500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4035295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