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颈动脉斑块患者近2亿。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45岁以上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6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人人都有斑块。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常见,因此,大家更要了解这个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头晕源自颈动脉内堆“垃圾”
65岁的王先生有着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平日烟瘾还很大,每天2包打底。近半年来,他总是感到不明原因的头晕,以为是高血压导致的,吃了降压药仍没有效果。
于是,王先生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头晕很有可能是血管问题引发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王先生左侧的颈动脉被“垃圾”堵成了“一线天”,堵塞已经超过了90%,属于重度颈动脉狭窄。
由于王先生左侧颈动脉血管狭窄严重,影响血流,斑块又有钙化,医生综合考虑后决定对其进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医生成功取出了长约4厘米的颈动脉斑块,手术时长仅1个小时,,术中几乎无出血。
杂质易沉积在血管分叉处
颈动脉是颈部主要动脉血管之一,负责为大脑输送血液和营养。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动脉会逐渐老化、变硬,血管壁上不断形成凸起,也就是斑块,这个过程就如同动脉里结了“水垢”。大家都知道,水在水管里流动,时间长了,水管壁上会沉积大量的水垢。血管也是如此,血液在里面不停流动,脂肪、胆固醇、钙质、细胞残渣等“杂质”就会慢慢沉积在血管壁上,如同“水锈”和“污垢”,时间久了血管就会变得狭窄和堵塞。颈动脉斑块往往最易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大概在我们喉结的侧方。
大家所熟悉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正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原因;香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也会造成血管损伤,最终形成颈动脉斑块;此外,遗传、酗酒、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因素,也会加速斑块沉积。
很多人都是在体检中发现颈动脉斑块的。这是因为,在血管堵塞不严重时,身体可能没有表现,如果不进行干预,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等症状。严重的血管狭窄容易出现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梗塞。倘若堵住了重要位置或梗塞范围较大,就会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斑块有几大法宝
颈动脉斑块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更严重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和进展风险。
均衡饮食。将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物融入每日饮食,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斑块形成的机会。
适度运动。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快步走或骑行,能够加强心脏功能,保持血管的弹性和清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中的斑块,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以便及时了解颈动脉的健康状况。
积极治疗。当血管狭窄程度在 50%以下时,建议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及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程。但当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时,特别是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除了服用药物外,还需要找颈动脉专科医生仔细评估,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式。该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段切除引起血管狭窄的斑块,改善或恢复缺血区域脑组织的血流,安全、经济,术后效果和远期疗效俱佳,更重要的是,切除后能预防斑块脱落引起的脑卒中。
不过,手术既要把堵塞血管的斑块切除得彻底,又要尽可能不影响大脑的供血,这就需要术中精准的监测以及麻醉团队的密切配合。一般来说,如果能将整个手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降到3%以下,患者的获益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