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是一台工作机器,而是有温度的白衣天使。”8月25日,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VIP病区内,68岁的意大利患者赞伯尼·彼爱特罗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将两面精心准备的锦旗递到他们手中,表达着出院时的感激之情。
故事的起点,要从8月中旬说起。彼时,赞伯尼·彼爱特罗在宁波出差途中,突发上腹部疼痛,经检查确诊为胆结石伴胆囊炎,结石在胆囊颈部有嵌顿。虽身处异地,但在平湖生活6年的他,第一时间选择回到熟悉的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入院后,医疗团队迅速为其开展全面评估,考虑到病情特点,先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炎症,待时机成熟后,于8月16日为他顺利实施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虽顺利结束,术后恢复却并非一帆风顺。赞伯尼·彼爱特罗出现血压偏高、切口敷料渗液等情况,医护团队立即行动:细致换药护理伤口、用生长抑素微量泵静推调节、指导服用降压药稳定血压,每一步操作都精准且及时。而比病情更棘手的,是语言沟通的障碍——患者的中国妻子因日常忙碌,难以时刻陪伴在侧,医护人员与赞伯尼·彼爱特罗的直接交流成了难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们纷纷在手机上下载了翻译软件。从此,这个小小的APP成了跨越语言的“桥梁”:清晨查房时,医护人员通过软件向患者细致汇报夜间病情变化;发放药物时,逐字逐句讲解用药剂量与注意事项;指导饮食时,耐心科普术后饮食禁忌与营养搭配;察觉到患者因恢复进度产生焦虑时,又通过屏幕传递鼓励与安慰。一次次耐心的“对话”,一次次温暖的关怀,让远在异国他乡的赞伯尼·彼爱特罗,感受到了如同家人般的安心。
事实上,这已是赞伯尼·彼爱特罗第三次住进这个科室。此前,他曾因输尿管结石两次来院治疗,多次接触中,医护人员的专业与贴心,早已让他与团队建立起如同老朋友般的信任。这次术后恢复期间,即便语言不通,医护人员的眼神、动作与通过翻译软件传递的关切,都让他深深感受到被重视、被用心对待。
在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像赞伯尼·彼爱特罗这样的跨国患者并非个例。随着全球化发展,医院接诊的外籍患者逐渐增多,语言障碍偶尔会成为医疗服务中的“小插曲”,但医护团队始终坚信:医疗服务的核心,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与流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与人文关怀。无论是本地患者,还是外籍友人,在医院的诊疗体系中,都能享受到同等专业、贴心的照护。
一面鲜红的锦旗,一句真挚的感谢,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最好褒奖。在平湖一院,这份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温暖仍在继续——这里没有“特殊照顾”,只有对每一位患者一视同仁的用心,和用爱与责任筑起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