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傍晚,52岁的老王骑着电动车去菜市场买老伴爱吃的鲫鱼。刚过十字路口,一辆突然转弯的快递三轮车猛地别了他一下,老王下意识急刹车,整个人连人带车摔在柏油路上,后脑勺结结实实地磕在路面上。
“当时就觉得眼冒金星,懵了大概十几秒。”事后老王回忆道。快递员吓得赶紧扶他起来,只见老王捂着后脑勺直哼哼,却说不出刚才是怎么摔倒的。“我明明刚出小区门,怎么就到这儿了?”他皱着眉念叨,额头上渗着细密的冷汗。
老伴接到电话赶到时,正看见老王蹲在路边吐得厉害,胃里的酸水混着早上喝的豆浆全呕了出来。“他说头疼得像要炸开,还一个劲问我今天星期几。”王阿姨心疼又着急,硬拉着他上了出租车往医院赶。
急诊室里,医生听完描述就让去做头颅CT。片子出来后,医生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图像说:“你看这脑子结构挺清楚,没出血也没骨折,就像好好的西瓜摔在地上,外皮没裂,但里面的瓜瓤可能晃着了。”这就是医生常说的脑震荡——老王昏迷了不到半分钟,记不清受伤经过,还一个劲头疼呕吐,全是典型症状。
住院那几天,老王可算体会到这“看不见的伤”有多磨人。明明躺着没动,却总觉得天旋地转;护士来量血压时,他盯着墙上的时钟半天说不出具体时间;夜里稍微有点响动就惊醒,白天又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最让他烦躁的是,平时脾气挺好的人,竟会因为护工换床单动静大了就忍不住发火。
“这是脑子在抗议呢。”主治医师查房时笑着解释,“大脑就像泡在脑脊液里的豆腐脑,突然撞击会让它撞到颅骨内壁,负责记忆的海马区、管情绪的前额叶都可能受影响。”医生给开了些止晕药,反复叮嘱要绝对卧床,连看电视都得限量,更别说看手机了。
三天后复查时,老王总算能说清早上吃了啥,但想起那天摔倒的瞬间还是一片空白。医生说这叫“逆行性遗忘”,就像录像带被硬生生擦掉了一段,是脑震荡的标志性表现。“有的人摔完觉得没事,硬撑着上班干活,结果症状越来越重。”医生说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位患者,当时摔倒头撞了地,但是也没觉太大异常,于是就没当回事,结果半夜开始抽搐,检查发现是迟发性颅内出血。
其实生活中藏着不少脑震荡的“温柔陷阱”:公园里追跑的孩子撞在一起,后脑勺磕在滑梯上;老太太在浴室踩滑,屁股着地但头跟着晃了一下;甚至年轻爸妈哄婴儿时使劲摇晃,都可能造成类似伤害。这些情况往往因为“看着没事”被忽略,直到出现持续呕吐、睡不醒、走路打晃等症状才就医,反而耽误了恢复。
出院那天,医生给老王列了张“康复清单”:回家再躺一周,别做弯腰提重物的活;炒菜时少放酱油醋,辛辣刺激的都得忌口;要是再出现看东西重影、手脚发麻,立刻来医院。
最近,老王来复诊,他告诉医生,现在每次路过那个十字路口,都会下意识摸下后脑勺,还会经常提醒亲朋好友们,脑袋哪怕摔出个小红包都得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