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清晨,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接诊了一位突发胸痛半小时的老伯。这位68岁的老伯刚到预检台就说:“护士,我胸口痛,前几天人民医院的医生来村里做了胸痛的宣教讲课,我感觉是心梗了”。
预检台护士立刻陪同老伯到抢救室,医生询问病史后及时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冠脉介入流程。从患者到医院至堵塞血管开通用时仅58分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心超未见明显心肌活动异常。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伯正是有了胸痛的基础知识,才十分警醒地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心梗风险,并采取正确、及时、有效的措施,很好地维护了自身的健康。
心肌梗死(心梗)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年轻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有数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仅5%获得及时规范救治,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一些心梗的基础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有效识别和应对这一健康威胁。
一、什么是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坏死的危急病症。若不及时抢救,可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猝死。
二、心肌梗死容易“盯”上这些人
★ 三高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 吸烟、酗酒人群
★ 肥胖、缺乏运动人群
★ 有家族史:直系亲属有早发冠心病史
★ 长期压力大、熬夜人群
三、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
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时间一般超过15分钟,部分患者可放射至左肩、左手、颈部或背部。
伴随症状:大汗淋漓、恶性呕吐呼吸困难、濒死感。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乏力、胸闷、心慌或晕厥。
四、立即行动!采取急救措施
拨打120: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越好,切勿自行驾车。
保持静止:平卧或半卧位,减少活动。
药物辅助:若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血压低者不用)。
五、关键提醒
心内科医生郑重提醒:时间就是心肌!心梗时,每拖延1小时,死亡率增加10%。
支架或溶栓: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开通血管的方式,家属需快速配合决策。
六、如何有效预防
心梗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有效控制基础疾病,还是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的。
★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谷物,少吃加工食品。
★ 戒烟限酒:吸烟者心梗风险增加2-4倍,饮酒可诱发心梗。
★ 适度运动:坚持每周运动150分钟左右,如快走、慢跑、挥拍运动等。
★ 定期体检:尤其40以上人群,有间断性胸闷心慌者,检查心电图,冠脉CTA等。
★ 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
关于心梗,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及时转发给家人朋友,多一人了解,少一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