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强压力下,越来越多人的甲状腺出现了问题,2024年度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已位居女性高发癌症第三位,男性第七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2025年4月15日-4月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肖磊前往社区就甲状腺癌进行了一场科普宣讲,让辖区居民对甲状腺健康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现场气氛活跃,居民们咨询不断。今天我们也来一起来了解一下甲状腺健康的相关知识吧!
甲状腺的重要性:它是位于颈部的 “小蝴蝶” 器官,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调控着人体代谢、体温、心率等核心功能,堪称 “生命能量开关”。
甲状腺癌简单说,就是甲状腺里长了“坏细胞”。不过大多数甲状腺癌是“慢性子”,早期发现治愈率很高,医生们叫它“最善良的癌症”。 90% 以上为分化型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生长缓慢,早期治愈率超 95%。5%-10% 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高危因素早知道:1.童年期颈部辐射史(如放疗、核泄漏)。2.家族遗传(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加8.6倍)。3.碘摄入异常(过量或不足)。4.肥胖、长期压力等生活方式问题
防癌攻略:让甲状腺“元气满满”:1.定期体检:每年一次甲状腺B超,比买菜还简单!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必查。B超能像“探雷器”一样发现早期问题,对2mm 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检出准确率超80%。2.碘摄入“黄金平衡”沿海地区:每周2-3次海带/紫菜,搭配无碘盐;内陆地区:坚持食用加碘盐,避免长期高碘饮食;甲状腺结节患者:咨询医生调整碘摄入。另外,少吃腌制食品,清淡饮食更健康。3.远离辐射 “隐形杀手”避免颈部不必要的X光、CT检查(如非必要,选择超声替代);特殊职业人群(放射科医生、核工业从业者)做好防护;日常电器辐射(手机、微波炉等)无需过度担忧。4.情绪管理。稳定的情绪是甲状腺的 “天然保护伞”,它可不喜欢一直“气鼓鼓”。压力大时可通过冥想、运动、社交缓解;女性经期/孕期更需关注甲状腺功能。5.早期信号:脖子上的 “红色警报”自查黄金法则:洗澡时经常用指腹摸摸脖子,若发现:无痛可移动的硬结(直径>1cm);颈部不对称肿大(像“小苹果”);声音嘶哑持续2周以上(类似“唐老鸭”);吞咽困难或呼吸急促(如“卡鱼刺”)等症状,一定立即就医!特别提醒:甲状腺结节≠癌!90% 的结节为良性。
治疗其实不可怕:医生会有“三板斧”:1.手术“拆弹”:切除坏组织,就像园丁修剪“生病的树枝”。2.碘131治疗:针对某些类型,喝点“神奇药水”精准消灭癌细胞。3.药物控制:术后可能需要吃“小药片”替代激素,听医生的话就行!
术后生活:吃吃乐乐更健康。定期复查:术后按时复查,医生喊你“打卡”别偷懒。均衡饮食:鱼肉蛋奶都要吃,但海产品适量控制。保持乐观:甲状腺癌治愈率高,心态好才是“终极法宝”!
术后生活指南:饮食哲学:术后1周吃"婴儿餐"(温凉流食),1月后恢复正常。运动处方:术后2周可做"乌龟操"(缓慢颈部拉伸),3月后可恢复游泳。
破除五大谣言:"吃无碘盐能防癌"→可能引发甲减 "术后不能吃海鲜"→适量鱼虾不影响 "消融术可替代开刀"→仅限特定良性结节 "中药能根治甲状腺癌"→规范治疗才是王道 "术后疤痕像蜈蚣"→美容缝合+祛疤药膏可淡化
甲状腺癌像“慢性子蜗牛”,只要做到:每年体检别嫌烦;脖子异常早发现;听医生话不瞎猜,这样就能轻松拿捏它!记住,怕啥都不能怕检查,健康才是“头等大事”!
科室简介: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成立甲乳外科专科,目前有5名专科医师,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浙大二院甲状腺外科以及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建立技术协作,2024年总手术量近500余台次。常规开展手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肿瘤,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颈部肿物如甲状腺舌骨囊肿,先天性鳃裂囊肿等手术。目前开展的微创技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肿瘤旋切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及甲状腺癌根治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