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疼痛的世界里,有一种痛被称为 “天下第一痛”,它发作时如电击、刀割、灼烧般,还常常伪装成牙痛,让人防不胜防,这就是三叉神经痛。81 岁的邱阿姨,就被这 “天下第一痛” 折磨了整整一年。
一年前,邱阿姨的右面部及右下颌区开始出现突发的剧烈疼痛。每一次说话、每一口咀嚼,都像是触发了疼痛的开关,一阵电击般的剧痛袭来。这疼痛不仅折磨着她的身体,更让她的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了减轻痛苦,邱阿姨四处求医,止痛药、针灸、理疗…… 能用的方法都试了,却始终无法摆脱疼痛的纠缠。
一次偶然的机会,邱阿姨来到我院疼痛科。周岱鹏主任接诊后,详细了解了邱阿姨的病情,安排了一系列检验检查。经过讨论分析,最终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疼痛范围涉及第二支和第三支区域。考虑到邱阿姨疼痛范围广,单支射频治疗效果可能不佳,在嘉兴一院费勇主任的指导下,我院疼痛科决定为邱阿姨开展第一例 CT 引导下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邱阿姨惊喜地发现,原本疼痛的区域不再疼痛,只剩下轻微的麻木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邱阿姨又住院观察了两天。两天后,确认疼痛再未发作,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开开心心地出院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三叉神经痛呢?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患者在张口进食、说话时,疼痛往往会突然来袭,如针刺、刀割、触电般,让人难以忍受。这种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许多患者甚至连正常的咀嚼和交流都成了奢望。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为常见。
三叉神经,是由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组成的混合型神经,共有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主要负责颅顶前、前额、上睑、鼻背皮肤及鼻腔上部、额窦、角膜等的粘膜感觉;上颌神经主要接受同侧上颌骨,鼻、下睑、下唇、牙齿及软硬腭的感觉;下颌神经则主要负责下颌牙齿、牙龈、口腔底、颊、舌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皮肤的感觉。
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若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疼痛区域在三叉神经某一支的患者,我院已开展了较多的射频手术,效果显著。而此次成功实施的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则为疼痛范围涉及二支或三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 CT 引导下,将微球囊植入到三叉神经半月节位置,然后注入造影剂使其扩张,压迫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该手术无需开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费用较低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或无法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特别是三叉神经多支疼痛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医生在 CT 引导下精准操作,确保穿刺针位置准确,避免对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整个治疗过程在局麻下完成,仅有一个穿刺点,对患者创伤极小,术后即可恢复,效果显著。
邱阿姨的康复,是我院疼痛科在三叉神经痛治疗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引进和创新技术,为更多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希望,让他们重获健康与幸福。